基础内容: ‘’
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:龙沙、狗骨、卑相、卑盐
来源:麻黄科植物草麻黄、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。
处方用名:麻黄、麻黄绒、炙麻黄、蜜麻黄、炙麻黄绒、蜜麻黄绒
药性:辛、微苦,温。归肺、膀胱经。
功效: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
临床应用:
1.风寒感冒
2.胸闷喘咳
3.风水浮肿
用法用量:
煎服,2~10g。本品发汗解表宜生用,且不宜久煎;蜜麻黄润肺止咳,多用于表证已解、气喘咳嗽;捣绒后作用较为缓和,小儿、老人及体虚者宜用麻黄绒。
注意事项:
本品发汗宣肺力强,凡表虚自汗、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。又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兴奋作用,并可使血压上升,故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,运动员禁用。
临床配伍:
1.多与桂枝相须配伍,发汗解表,治疗风寒表实证,如麻黄汤;
2.与杏仁相须配伍,宣肺平喘,治疗多种喘证,如三拗汤治疗风寒咳嗽、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热喘咳、小青龙汤治疗寒饮喘咳;
3.与白术相使配伍,发汗利水,治疗风水水肿;
4.与肉桂相须配伍,散寒通滞,治疗阴疽、流注、痰核、鹤膝风,如阳和汤
方剂 ‘’
1、麻黄汤 2、大青龙汤
3、小青龙汤
4、麻黄细辛附子汤
5、阳和汤
6、五积散
7、防风通圣散
8、牡蛎散
9、定喘
药理 ’
化学成分:主要含生物碱类(80%~85%麻黄碱(左旋麻黄碱)、右旋麻黄碱、左旋去甲基麻黄碱、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)、挥发油(左旋-α-松油醇、β-松油醇和2,3,5,6-四甲基吡嗪)、黄酮、鞣质、多糖等。
药理作用:
1.主要药理作用
(1)发汗
(2)平喘
(3)利尿
(4)抗病原微生物
(5)解热、抗炎、镇痛
(6)镇咳、祛痰
(7)免疫调节
2.其他药理作用
(1)中枢兴奋
(2)强心、升高血压
(3)抑制肠肌收缩
(4)降血糖
炮制 ’
炮制方法:
1.麻黄:取原药材,除去木质茎、残根及杂质,抖净灰屑,切段。
2.蜜麻黄:取熟蜜,加适量开水稀释,淋入麻黄段中拌匀,闷润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不粘手时,取出晾凉。
每100kg麻黄段,用熟蜜20kg。
3.麻黄绒:取麻黄段,碾绒,筛去粉末。
4.蜜麻黄绒:取熟蜜,加适量开水稀释,淋入麻黄绒内拌匀,闷润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深黄色、不粘手时,取出晾凉。
每100kg麻黄绒,用熟蜜25kg。
炮制作用:
1.麻黄:味辛、微苦,性温。归肺、膀胱经。具有发汗散寒、宣肺平喘、利水消肿的功能。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。多用于风寒表实证,风水浮肿,风湿痹痛,阴疽,痰核。
2.蜜麻黄:性温偏润,辛散发汗作用缓和,以宣肺平喘力胜。多用于表证较轻,而肺气壅闭,咳嗽气喘较重的患者。
3.麻黄绒:作用缓和,适于老人、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。用法与麻黄相似。
4.蜜麻黄绒:作用更缓和,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、幼儿及体虚患者。用法与蜜炙麻黄相似。
性状与鉴别 ‘’
【性状】
草麻黄 呈细长圆柱形,少分枝,直径1~2mm。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。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,有细纵脊线,触之微有粗糙感。节明显,节间长2~6cm。节上有膜质鳞叶,长3~4mm;裂片2(稀3),锐三角形,先端灰白色,反曲,基部联合成筒状,红棕色。体轻,质脆,易折断,断面略呈纤维性,周边绿黄色,髓部红棕色,近圆形。气微香,味涩、微苦。
中麻黄 多分枝,直径1.5~3mm,有粗糙感。节上膜质鳞叶长2~3mm,裂片3(稀2),先端锐尖。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。
木贼麻黄 较多分枝,直径1~1.5mm,无粗糙感。节间长1.5~3cm。膜质鳞叶长1~2mm;裂片2(稀3),上部为短三角形,灰白色,先端多不反曲,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。
【鉴别】
(1)本品横切面:草麻黄 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;脊线较密,有蜡质疣状突起,两脊线间有下陷气孔。下皮纤维束位于脊线处,壁厚,非木化。皮层较宽,纤维成束散在。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。维管束外韧型,8~10个。形成层环类圆形。木质部呈三角状。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;偶有环髓纤维。表皮细胞外壁、皮层薄壁细胞及纤维均有多数微小草酸钙砂晶或方晶。
中麻黄 维管束12~15个。形成层环类三角形。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。
木贼麻黄 维管束8~10个。形成层环类圆形。无环髓纤维。
(2)取本品粉末0.2g,加水5ml与稀盐酸1~2滴,煮沸2~3分钟,滤过。滤液置分液漏斗中,加氨试液数滴使呈碱性,再加三氯甲烷5ml,振摇提取。分取三氯甲烷液,置二支试管中,一管加氨制氯化铜试液与二硫化碳各5滴,振摇,静置,三氯甲烷层显深黄色;另一管为空白,以三氯甲烷5滴代替二硫化碳5滴,振摇后三氯甲烷层无色或显微黄色。
(3)取本品粉末1g,加浓氨试液数滴,再加三氯甲烷10ml,加热回流1小时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甲醇2ml充分振摇,滤过,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三氯甲烷-甲醇-浓氨试液(20:5:0.5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茚三酮试液,在105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的红色斑点。
|